2018年,汇爱筑家公益项目(又称“築+公益计划”)以覃思先生为发起人,联动社会各界力量,链接多方资源,积极响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指示,
2018年-2022年“築+公益计划”小榄站、江门站、邯郸站、唐山站相继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为止,汇爱筑家通过联合10+个政府部门、30+家慈善机构、75家爱心单位、54名爱心设计师、7家爱心院校等各方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其中,募集资金及築+团队人力成本高达201.2万元,已帮扶23户困难家庭重启新生。
项目以“築+公益计划”为核心,TC Design创思设计集团为主导,依托政府指示与组织,基金会和爱心机构的全力支持,实力派爱心设计师团队、高校团队的倾情参与,各大爱心材料商的积极响应,爱心媒体的大规模宣传、共同见证,形成了多方联合、众志成城的公益格局。
2019年,“築+公益计划第二站江门站发起,立马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鼎立支援,感谢下述企业、品牌及个人对于“築+公益计划”的支持:
为了解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确保公益援助落到实处,各级领导、爱心团体负责人亲切走访困难家庭,社工志愿者们认真倾听住户难题,以求每一户人家的需求都被听见,在房屋重建时能实现心愿。
也为了获得更精确的信息、了解建筑基本情况、与户主进行更好的沟通,设计师们也来到贫困对象的家中,与户主交流对于房屋建造的期待,希望设计成分体现价值、充满人情味。
五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们一起参与了本次项目实践,实地勘测危房状况,大家群策群力,为住户设计多种住房方案。
实地考察后,设计师们多次举办方案交流会。现场高手云集,大家将精彩的设计作品纷纷呈现。
与会者各抒己见,力求天马行空的创意能真正落地实施,给每一户人家最美好的居住体验。
设计师们以“实用”作为出发点,根据各户家庭实际生活需求,为他们重新划分家庭功能空间布局,排除安全隐患,加固房屋墙体,力图改变原来户主脏乱、潮湿、阴暗的居住环境,为住户们打造温暖的“避风港”。
延续“築+公益计划 ”江门站(上)篇故事,对应12户帮扶对象,我们邀请了12位重量级设计师,他们将为困难家庭一对一服务。接下来6户改造家庭,继续书写着温情和感动。
锦叔今年65岁了,是一位独居老人,老伴和两个儿子已经相继离世,只剩他一人忍受病痛的折磨。
锦叔现在无法工作,只能靠着优抚补贴和低保金生活,这种弱势、孤单的现状,谁能想到他也曾经是一名军人,曾经为这个国家经历风霜。
锦叔的家已经破败,地势下沉造成门梁上的墙体有开裂的情况,屋顶横梁处的瓦片也已经裂开,下大雨的天气,屋里竟也能滴滴答答地漏水。
二楼的护栏已经严重开裂,楼梯陡峭湿滑,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厨房和卫生间的天花已经严重脱落,在外的钢筋触目惊心。
在探访锦叔的时候,老人家朴素地表示,只是希望能够将厕所和厨房的天花板补好,天井的铁棚以及门口的屋顶修葺一下,房间里不会再漏雨,便心满意足了。
设计师经过现场考察,提出该房屋因靠主入口一侧外墙沉降导致墙身开裂,拆、建均需注意对结构安全的影响。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建议拆除原厨卫后用钢结构楼承板重建。
雨棚仅做厨卫门口处,即图中红框位置。如此既不减少原有的生活空间,也保证通风采光,方便晾晒衣服。
源叔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下肢运动机能丧失,行动非常不便。源叔原来住的房子属于危房,房屋严重漏水渗水,墙身开裂,已经无法居住。
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源叔的房屋已经完成了拆除重建,但由于家庭困难,源叔一家无力完成装修,仍无法居住。拥有一个家,却因为贫困的处境,让它沦为冰冷的空壳。
因为房屋是重建的新楼房,此次源叔家的改造,设计师主要完成装修任务。三层的独栋楼房具有大空间的优势,设计师合理划分三层楼的功能分区,让源叔和家人都拥有独立而又能丰富互动的生活空间。
设计师精选建筑材料,在潮湿的南方,确保源叔的房子能避免屋顶渗水、墙面发霉、地面湿滑等村屋常见性问题,软装的选择上尽量简洁大方,又不失格调,内部装修的色彩温和、明亮,二者自然和谐。
亲绘的手稿,表现出设计师对于“家”的解读。简单的大方的外墙设计让这栋房子与环境融合,温情的装饰与独特的物件却能平添一份归属感,让房子不只是建筑。
老旧的砖瓦房,屋内、屋外已经有多处墙体开裂,其中最严重的是屋顶横梁,经过经年的岁月,早已发霉、软化,有些地方甚至折断,起不到支撑屋顶的作用。
老宅的屋顶一到下雨天就出现严重的漏水,屋内地面本就凹凸不平,现在更是长满了青苔,这给根叔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经专业机构鉴定,根叔家的住房安全性等级为D级,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构成整幢危房。
根叔希望浴室能装上座厕,希望每天在家能运动,自己也十分喜欢种植植物、下厨,家里现在还住多了一位老婆婆,也要考虑日后安装无障碍设施。
设计师通过认真记录的每位家庭成员的喜好、愿望,重新规划功能分区,调整生活动线,在基建与空间方面尽可能满足户主需求。
房屋的采光、通风是首要考虑改进的问题,设计师原本构想将庭院内置,通过屋顶玻璃的方式增加采光。
房屋地势整体抬高,屋顶保留中式的瓦片结构,但和墙身一样,同样注重防水、防潮、隔热的工作,内层涂料关注呼吸性能,让整个房屋干爽明亮、冬暖夏凉。
区伯已经82岁了,靠着特困供养金维持独居生活,他原来的房屋是危房,面积共54平方米,在村三清三拆期间被拆除,现暂住在亲戚家。
区伯为了省钱,自己动手DIY建新房子,没有聘请泥水工,全靠自己平日没有工作的时候一砖一瓦地搭建,目前房子已完成一楼的建设。
但弊端慢慢暴露了出来:区伯的房子没有打桩,也没有打地基,墙体仅有也只能有一层砖(一般房屋是两层),下雨时特别容易渗水。
房屋没有卫生间,厨房也没有置办,区伯总是需要到亲戚家借用卫生间和厨房。天井的地面破碎不堪,通往屋顶的楼梯年久失修,裂痕斑驳,雨季便会长满青苔。
设计师考虑到改户为户主自己亲手建造,并无图纸资料,因此不一定设有雨水管接入市政管道,要考虑檐沟雨水如何排放。
另外还要挖化粪池,修建卫生间,配备厨房灶台、厨卫水管。内外墙做好防水处理,更换房间、厨房窗户,安装防护网,屋外安装雨棚。
经过设计师的一番改装,DIY的小屋更加功能齐备、安全坚固,老人家不用再为一个容身之处劳心劳力了。
杰叔现年81岁,他的妻子与两个儿子均为精神残疾,妻子常年流浪,小儿子常住医院治疗,家庭主要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祸不单行,杰叔原来的房子是危房,面积约70平方米,多年前坍塌后被拆除,目前只剩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杰叔现借住在亲戚家闲置的祖屋,环境恶劣。
设计师考虑到住户患有轻微精神疾病,计划房屋设计上主要采用色彩搭配,营造温馨活跃的气氛,利用软装和墙身大面积色彩背景营造空间氛围。
同时设计师注意厨房设备,结合住户使用习惯设计。对于精神患者,煤气与电都要考虑其安全隐患。对于房屋的布局,设计师也进行了合理划分
陈婆婆现年98岁,体弱多病,行动较为缓慢,主要依靠特困供养金维持生活。即便是百岁老人了,她也还是一位操心的母亲,陈婆婆31岁的儿子是视障人士,仍需要长期治疗。
陈婆婆母子和女儿一家四口,一共6人目前借住在大伯家。她们原先居住的砖瓦房里,卫生间和厨房门口的斜坡设置不合理,室内电路安装不规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天井破烂,而且还养着鸡鸭等,生活环境对于老人和残障人士来说极其恶劣。
设计师关注到了原有房屋的问题:睡房分布在外立面道路主通道侧,影响休息;厅内无对流窗,空气、光照都不充足;室内人行动线不合理,对特殊人士存在困难。
设计师计划修改厨卫门口不合理的斜坡,更换雨棚、门窗、照明设备,大门口、厨房门口、厕所内外安装无障碍扶手,屋内设置座便器。
设计师特别期望用细心、有温度的设计,让视障人士的家中充满热情,点燃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