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是全国著名侨乡,拥有新会祖籍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70万,遍布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涉侨法律服务需求日趋迫切。新会区司法局主动适应新形势,多点发力,厚积深耕,深化涉侨法律服务,写好新时代“侨”文章。
主动融入“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立足侨情实际,着眼为“侨”服务,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专区,针对以公证办理服务为主的特点,开设涉侨公证专窗,组织专门团队,做优做强涉侨公证服务。一是主动作为,拓宽服务领域。聚焦海外归侨回国后,申领国内驾驶证的需求大,新会公证处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专业高效翻译国外驾驶证,方便归侨申领驾驶证。至今共提供国外驾驶证翻译服务逾2000宗,国外护照等各类翻译服务逾1200宗。二是真诚服务,落实便民惠民举措。为应对清明节、西方复活节等节假日期间出现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归侨高峰,主动采取延迟下班、周末加班、上门服务等系列措施,尽力满足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归侨的法律服务需求。如香港居民高女士收到香港物业的维修通知,需要其本人签名同意。但高女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已在新会养老,希望由在香港工作的女儿代为处理。获悉高女士的情况后,新会公证处开启绿色通道,指导其在网上提交资料,并主动上门帮她办理委托公证,使高女士一次都不用跑就办妥委托公证书。三是特事特办,切实为侨解忧。强化“有求必应、有需必帮”的服务意识,只要符合要求,实行特事特办、理,全力满足侨胞的特殊需求。如侨胞黄女士申办亲属关系公证,审查资料发现其欠缺部分证明材料。公证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其曾经办理的继承公证,调取公证档案并直接采用相关证明,免去黄女士反复提供证明材料。
一是完善制度供给,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落实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先后对促进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新会“科创十条”“葵乡人才十条”“高质量发展十条”等制度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新会区抓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新契机,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加快涉外人才引进步伐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开展送法入企,护企健康发展。以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系列活动为抓手,先后到司前镇中南科技园区、大泽镇创利来工业园区和崖门镇新财富环保产业园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 助力高质量发展”活动,为涉侨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并推动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促进涉侨企业健康发展和守法经营。三是深化法治护航,助企抢抓发展机遇。以公证服务为切入口,协助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办理有关产品建造证明、产品质量、产品许可等系列涉外公证(认证),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迈向国际化。
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外专区开设涉侨人民调解岗基础上,在11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涉侨调解专窗,以及在大泽镇商圈服务中心成立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对涉及归侨、侨眷在侨房、土地、侨属关系、债权债务等方面的纠纷提供专业的人民调解服务,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畅通为侨服务“神经末梢”。如沙堆镇梅阁村侨眷胡某去世后,其子女就丧葬费用问题发生纠纷。沙堆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涉侨调解专窗工作人员联合驻村法律顾问,多次组织当事人以现场和视频的方式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以解决。如大泽镇商圈服务中心的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善用“侨力量”,邀请华侨侨眷担任调解员参与涉侨解纷工作,提高涉侨案件的调解成功率。祖籍大泽镇的李甲是香港居民,其祖屋与大泽镇村民李乙的祖屋相邻。后因李乙建房,双方发生宅基地权属纠纷。大泽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涉侨调解工作室受理案件后,组织双方进行协商调解。最终成功调处该纠纷,平息了风波。开设涉侨人民调解岗至今,各涉侨调解组织共化解涉侨纠纷8件,涉及金额28.5万元。